重庆市军地人才融合发展面临的瓶颈与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07

重庆市军地人才融合发展面临的瓶颈与建议


摘 要:在系统梳理我市军地人才培养、交流、使用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约我市军地人才发展的四类问题,积极借鉴了国内部分地区军地人才发展的四类先进经验,探索提出了“突破我市军地人才培养交流瓶颈”的四条路径,并进一步聚焦堵点、靶向施策,形成了具有一定引领性、突破性的政策目标、举措,以期对于将我市人才潜力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所裨益。

关键词:军地人才 军民融合 支撑路径 



军地人才培养交流既是推动我市军民融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将我市人才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聚巴渝而用之”的重要举措。2018年12月,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抓好军地两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培养质量,促进军地双方人才队伍互补共享”,为我市军地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座拥有光荣历史的英雄之城和厚重军工底蕴的国家中心城市,我市既具备相对丰富的军地人才“存量”,也具有相对旺盛的军地人才需求。但受制于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及历史因素,我市军地之间人才、技术、成果尚难以叠加形成“拳头”,导致科教人才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发展胜势。课题组于2021年8-9月开展了专项调研,梳理出四类瓶颈,亟待重视。

一、我市军地人才融合发展面临四类瓶颈

一是培养模式“融而难合”。以在渝某地方高校为例,部队反映地方高校代为培养的信息通信类人才“与当前军事需求结合不紧”,表现为地方高校对代培群体沿用了普通学生原有的课程体系,与“瞄准打赢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军事人才需求脱节。再如,以驻渝某军方医学院校为例,受制于研究生招生名额,为保障科研工作的人才需求,该院校尝试吸纳在渝某高校研究生参与军事医学科研。但在现行联合培养方案框架下,只能实现“地方高校研究生第一年在军事医学院校就读,其后返回本校”,与真正意义上“共育共用”还有距离。

二是双向共用“协而难同”。目前地方人才“民参军”需要通过“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C-2017”等相关认证,对我市高校相关专业领域的师生而言,所在高校资质的缺失导致智力成果难以用于部队。据我市某开设有兵工专业的高校反映,虽然该校目前已有二级资质,但在军方有需求、高校有意愿的同时,部分关键军品研发环节无法参与。同时,军事科技成果转化只能面向地方政府,无法直接对接企业,制约了军事科技成果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

三是流动机制“通而不畅”。长期以来,军队系统形成了相对闭环的人才队伍认可标准和评定体系,目前我市相关工作机制未能与之“无缝并轨”。地方对于在部队考取的初、中、高级技能证书认可不一。据某退役安置在工勤岗位的士官反映,其在部队考取技能证书时知悉该证书全国通用,但地方未按照其高级技能证书予以认定对应岗级。

四是军队人才保障机制“部分缺位”。比如文职干部既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又属于非现役人员,该群体面临的部分生活性保障需要重视。以住房为例,我市在特定功能园区、产业新城对重点企事业单位有定向分配等倾斜,保障重点单位的人才需求。但文职干部存在的公租房需求,只能通过个体摇号方式获得资格,未能享受到类似部分重点企事业单位的配租制度。此外,部队公积金在渝购房、部队人才子女入托就学等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

二、推动我市军地人才融合发展的四点建议

(一)优化顶层设计,引领我市军地人才跨越式发展

我市军地人才培养流动面临的问题,核心在于两大体系之间衔接不畅。为此,亟需以高位统筹破解制度障碍,形成有利于军、地人才要素双向流动的新格局。

一是建议在全市人才工作格局中单列“军地人才(军民融合人才)”专项。目前“六支人才队伍”的格局,尚未充分顾及军地人才队伍的特殊性,难以激活我市军地人才潜能。

二是建议在我市人才工作设计中形成“6+1”的新格局,将军地人才作为相对独立的一支队伍,与已有的人才队伍建设一体推进。在重庆英才、鸿雁计划等人才专项中予以单列指标,在各类评优、评奖中单列计划。

(二)搭建平台,推动我市军地人才融合式培养

一是建议组建我市军地人才的贯通式教育平台。可借鉴青岛军民融合学院的经验,依托驻渝军事院校、在渝重点高校、优势企业的特色学科,加挂“军民融合学院”(军民融合研究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等)牌子并纳入全市统一管理,探索联培联训、互认共用的军地人力资源开发共用模式。

二是建议搭建我市面向现役军人群体的继续教育平台。面对部队人才提升退役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学习需求,以及目前我市地方院校在职本科、研究生等培养现状,亟需加强军地之间人才培养对接。建议引导在渝高校优化在职本科、研究生招生培养方案,提供包括在职本科、研究生、工程博士在内的单列招生计划,采取“单独编班、灵活安排上课时间、安排贴近官兵的上课地点”等方式,统一做好资质证书、学历证书衔接和认证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官兵继续教育需求。

三是建议优化我市军地人才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市级、区(县)军民融合产业园,通过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军民兼容技术支撑平台等载体,加大人才引进与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此外,建议强化军地人才成长培养的要素支撑,包括进一步完善离岗创业、融合创新、协作创新等方面的政策,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创业新模式,积极推进“研究所+孵化器+天使基金+创业培训”模式建设。

(三)畅通堵点,促进我市军地人才便利化流动

一是推动我市军地人才流动的资质互认。建议对于持有军队体系内职称、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并来渝就业创业的各类人才,采取“同类证书顺位流动、直接认定”、“不同类证书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转评认定”的政策。具体包括:从军队系统层级相对较高的单位向地方同层次、低层次单位流动时,对于属同领域的原职称等资质、证书直接予以认定,无需转评程序;从军队系统层级相对较低的单位向地方高层次单位流动时,对于属同领域的原职称等资质、证书采取绿色通道、随到随评,第一时间开展转评,不受每年度相对固定的职称、资质评审时间限制。建议与我市“放管服”、“电子证照”改革相同步,试点将军队系统的资质证书、职称证书、技能证书等与人才高度相关的证明资料,采取“电子平台一次录入、全市通认通用”等办法,避免人才政策在基层“衔接难”等问题。

二是拓宽我市军地人才流动渠道。建议将军民融合人才(军地人才)纳入我市“四个一批”选派计划,每年从央属军工单位选派一批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来渝挂职,从市内各地方院校、工业与信息化等部门选派干部人才赴央属军工单位顶岗锻炼,从市内外军工单位选派科技人员到市内相关军民融合企业担任技术顾问。

三是创新我市军地科技成果流动方式。建议与我市科技中心建设同步,支持中央在渝单位分类推进国防科技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在西部科学城落地,并探索向社会开放。探索建立适合我市军工基础和人才优势领域的“人才+项目+资本”联动投入机制,围绕国防科工协同“卡脖子”关键环节集体攻关,设立军民融合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四)强化支撑,做实我市军地人才融合发展保障

军地人才融合发展需要动态化、全覆盖、高质量的支撑,建议强化项目支撑、待遇支撑、机制支撑,做实我市军地人才融合发展保障。

一是打造军地人才持续成长的项目支撑。军民融合领域科研和工程项目有其特殊性,建议在我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出站留(来)渝博士后资助等科研项目基础上,单列军地人才专项。

二是做实军地人才的待遇支撑。建议围绕军地人才发展型需求,关注军地人才在两地分居、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梳理高频事项清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定点机构等方式为军地人才提供精准化服务。

三是建立军地人才长期发展的机制支撑。建议重点梳理我市高层次军地人才队伍的共性、个性诉求,参照“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专家”政策,将高层次军地人才分别纳入“市委直接掌握联系”、“市委军民融合办直接掌握联系”、“区(县)委直接掌握联系”等类别。


(本文来自2021年度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人才工作课题研究项目《重庆市军地人才培养交流对策研究》咨政建议,课题负责人:伏虎,系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党校教授;课题主研人员:谢世麒、伏冰、张刚生、赵晨光、周雷、李志芬、赵海彤、曾巧、江振瑜、万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