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才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资政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07

重庆市人才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资政建议


摘要:本研究着重梳理重庆市人才工作考核评价现状,与国内先进发达地区进行系统比较,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一区两群”实际,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差异化提出符合新时代重庆人才事业发展需要的考核评价措施。

关键词:人才工作 考核评价 体系建立


千秋功业,关键在人。人才引领时代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培养和引进人才既是百年大计,又是当务之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做好人才工作至关重要。做好人才工作,我们只有重视人才的发展,重视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九大报告又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就如何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强调指示。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重庆市各级各部门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积极开展人才工作创新探索,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留住人才,带动科技创新不断实现突破,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才工作考评作为人才工作的指挥棒,具有充分高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可持续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重庆市未来人才工作夯实基础,涵养潜力,积蓄力量。但相较于其他先进地区,重庆市的人才工作考评起步稍晚,且受市内各区域人才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指标差异不足等因素影响,重庆人才工作的考评难度较大,进步空间尚存。结合已获取到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全面分析,针对重庆市的人才工作考评提出以下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人才工作考评机制建设有待健全

当前,重庆市人才工作考评机制有待健全,制度体系短板尚存。一方面,考评思想革新力度不够,人才工作评估理念较人才工作先进地区仍有落后。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重庆市的人才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若人才工作的考评理念和考评体系革新不及时,可能出现两者相互不匹配、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基础建设的缺失,人才工作考评缺乏信息化工具的辅助。数据采集、日常管理、考核结果、数据分析和应用展示等环节都缺少数字化支撑,人才工作相关的信息资源共享范围和力度有限。

(二)人才工作考评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重庆市的现有人才工作考评指标体系有待完善,指标内容可持续优化。一方面,主城都市区与各区(县)的考评指标差异化程度不足。由于主城都市区与各区(县)在经济、人口、基础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全市层面的应用指标,在区(县)级层面并不具备普适性,无法支撑实际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市级所关注的人才需求层次,与区(县)政府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差别较大,但基于考核的压力,中间部门不得不对上级安排的考核任务照单全收,再层层向下分解,没有充分考虑到下级的需求针对性和承载能力。

(三)人才工作考评监督手段有待丰富

目前,重庆市人才工作的督考手段非常有限,工具方法都有待丰富。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的事业发展平台、人才发展生态等人才工作均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督办,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还承担着人才工作考核评价的责任,存在“自己考自己”的现状,使得考评工作的权责不够明晰。另一方面,在考核数据提取时,“无感式”考核的数据提取虽然可以减少基层的报送负担,但同时也错过了期间专业机构和公众环节对于人才工作的评价建议。换言之,目前的人才工作缺乏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参与机制、公众的监督评价机制和相应的追责整改机制,难以实现政府人才工作的有效、真实、客观监督评价和反馈整改。

(四)人才工作考评结果运用有待优化

当前,对于人才工作考评结果运用的指导性政策规定还较少,对工作开展有力的对象缺少激励性措施,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对象缺少惩改性措施。考核结果反馈的透明度还不够高,且未对失分原因、横向比对等信息进行披露,致使问题症结的查找范畴不准,整改措施的制定实施不力,人才工作的考评成效不彰。

二、优化建议

(一)完善评价机制建设,探索数字信息系统

一是完善人才工作评价机制建设。结合重庆市的整体发展战略,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考核形势,明确“为何考”、“考核谁”、“考什么”、“怎么考”和“怎么用”五个问题,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到位、奖罚分明的人才工作考评机制,推动重庆市人才工作的突破创新。

二是探索人才工作评价信息化系统。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是重庆市探索推进政府治理变革,加快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建设人才强市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延续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有效推进重庆市人才工作考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进程,才能紧紧抓住大数据机遇,解决工作考评“考评难组织、评测难公正、结果难认可”的问题,切实提升人才工作考评实效。

(二)确保指标合理设计,构建动态考评体系

一是改进指标顶层设计。设计人才工作考评指标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的积累与领导的决策,应努力提高考核目标站位,引入工作考评的科学创新理念,以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制度为蓝本和参考,紧紧围绕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才工作重点任务,结合本地发展大局和长远规划,确保人才工作的考核内容能够全面覆盖人才“引育用留”全过程。优化指标顶层设计,强化指标的涵盖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客观性。

二是坚持分类考评原则。用多元化的考核“标尺”丈量人才工作,避免考核标准简单“一刀切”。针对成员单位的考核,按年度各自明确2-3项重点任务,突出“立项定标、评估成效”。针对区(县)的考核,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阶段的不同,设计差异化的考核目标值,突出“统一指标、差异目标”。

三是建立动态考评体系。探索试行“年度目标责任清单+动态指标”的考核方式,灵活机动部署人才工作。一方面,根据重庆市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形成各部门与各区(县)的年度目标责任清单作为基础指标。另一方面,将市级后续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作为动态指标,实时分解到具体部门及相关区(县),改变年初一次性设置考核指标的粗暴方式。同时,建立常态化的重点指标完成情况通报机制,动态掌握人才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及时调整细化指标,精准制导、集中攻坚。

(三)发挥专家指导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实效

一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在考评设计、考评实施、考后分析等阶段,充分引入和利用专家智库资源,找准人才工作考评提升着力点,确保人才工作效能最大化。

二是提高公众知晓参与度。积极探索群众测评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在与人才工作关联度较高的人群中开展满意度测评,收集公众在人才活动宣传、人才政策感知等方面的评价,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四)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加强沟通协调力度

一是注重结果运用。“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如何兑现考核奖惩、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是人才工作考核的“生命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对考核排名靠后、工作推动缓慢、任务落实不力的成员单位及区(县)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着力建立人才工作跟踪问效的长效机制。对工作完成突出的成员单位及区(县),在评先选优时优先推荐考虑,并在人才工作的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形成“优秀单位有动力、落后单位有压力”的良好驱动氛围。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参与人才工作考评的各单位需加强协调配合,注重上下联动,内外沟通,构建起分工明确、贯通高效的工作机制。在指标分解下达、考评流程管理、考核结果分析等各环节中充分沟通、及时反馈,考核责任部门对评分标准、扣分原因等信息及时披露,协同共建,全面提升考评透明度,助力各单位找准问题,深挖根源,精准施策。以交流促工作,确保人才工作考评的全流程工作开展都能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


(本文来自2021年度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人才工作课题研究项目《重庆市人才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咨政建议,课题负责人:童忠强,系上海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顾问;课题主研人员:刘乃瑜、欧雪婷、刘畅、李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