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摘 要:本文以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相关研究为基础,构建评估标准和评估模式,建立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总体效果中等偏向良好,其中体系运行效果评估得分为77.58,运行效果中等偏向良好,为标准层的三个指标中最高分值,体系运行影响评估得分为70.19,运行效果中等偏向及格水准,体系运行回应度评估得分为77.32,运行效果中等偏向良好。该得分和评估结果比较符合重庆市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活动现状,但存在提升空间。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运行效果 三维联动
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创新需求要求全社会重视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问题,建立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主要政策目标。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教育依托,以社会力量为重要补充,共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的系统性支持体系。形成政府部门、企业平台和高校教育合作的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政府、高校、企业发挥不同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与指导。政府主要职责在于提供创业基本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创业制度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搭建创业公共平台,汇聚各方资源服务于大学生创业事业,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形成;同时要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高校的主要作用在于开展创业教育,即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创业实训基地等方式增长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社会是大学生创业资源尤其是创业资金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离不开社会组织和机构提供的专业化创业服务,企业、公司等经营性主体提供的市场化创业服务。
在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维模式下,通过强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采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联动各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模式,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积累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业型人才的目的。建立机制灵活、运作合理、效果突出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整合创业教育资源,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特色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建立“工程化”导师团队,既有较高的教学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又有丰富的创业指导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搭建创新创业课程平台、竞赛平台、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平台;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套的资助体系。突出政府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 双方共同参与的创业园区、高新产业集聚区等人才孵化基地,使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课程模块化、师资队伍“工程”化、平台建设多样化、产、学、研一体化。
本文以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相关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我市大学生创业服务公共措施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建立3个标准层、6个子标准层以及25个指标对我市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进行评价,分析大学生创业服务公共体系的现状。分别从由其中体系运行效果评估主要其次对服务体系的影响包括社会效应和政策认知方面,最后对服务体系运行回应进行评价,主要针对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等。结果表明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总体效果中等偏向良好,其中体系运行效果评估得分为77.58,运行效果中等偏向良好,为标准层的三个指标中最高分值,体系运行影响评估得分为70.19,运行效果中等偏向及格水准,体系运行回应度评估得分为77.32,运行效果中等偏向良好。该得分和评估结果比较符合重庆市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活动现状,但存在提升空间。针对我市大学生创业服务公共需求特征及内容,提出了完善我市大学生创业服务公共体系的对策建议。
首先,明确分工,规范创业支持工作。在大学生创业及成长的种子期、创建期和成长期,根据各时期主要需求的不同,相关部门以及创业孵化平台提供的主要服务也有所侧重,所以针对创业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瓶颈问题各个部门及平台需要进行明确分工定位。
其次,强化创业孵化平台与市场的对接服务。为入孵企业提供商业计划咨询、市场开发、技术转移等专业化的体系服务,提升创业企业的业务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保先与市场相关媒介进行对接宣传、提升进入市场后的竞争力。
第三,创新宣传渠道,全面推进创业型社会建设。完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持,包括个人信用、学业完整以及再就业保障等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创新宣传途径,使创业融入大学生生活,加大对GYB(创业意识)、SYB(创办企业)、IYB(提升企业)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计划的宣传力度,与高校相关社团合作赞助宣传,使创业技能培训活动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以形成品牌效应,深入校园,逐步渗透从而影响到社会。
第四、提高服务体系政策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政策宣传的对象包括暂没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已经产生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以及已创业大学生。通过建立优质高效的政策宣传渠道促使政策的宣传到位,帮助他们将创业的意愿转化为行动,帮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积极争取各项政策优惠、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第五,加大对创业企业的人才支持。应加大科技与创新经费投入,培养自有人才。根据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年度报告显示,重庆市在引进人才工作上逐步推进,对内加强市区联动,坚持需求导向和精准引才思路,统一向全市征集人才需求,合理规划引才线路。
(本文来自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主办课题《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咨政建议,课题负责人:潘林伟,系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课题主研人员:叶婧、王琴、廖书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