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改善“慢就业”现象的促进就业生态圈
发布时间: 2022-07-07

推动构建改善“慢就业”现象的促进就业生态圈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慢就业内涵及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研究,设计慢就业心理访谈提纲,对30位辅导员和119位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基础上制定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的心理因素调查问卷,对西南大学2021届毕业生和2022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021届毕业生调查问卷980份、2022届毕业生调查问卷2094份。经统计分析,得出四个导致慢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认知类心理因素(自我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不健康/不合理的求职心理因素(完美主义心理、就业期望过高、拖延心理)、适应性心理因素(情绪适应、人际适应)、自尊与个性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低、追求个性)。本研究针对导致慢就业的四类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学理论分析,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为重点,学生个体自我教育为主体,招聘单位、社会、政府协同教育为基础的一体化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学校、家庭、招聘单位、社会、政府等多元教育指导主体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价值引导+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就业指导+心理支持+自我教育+招聘单位支持+社会宣教+政府帮扶+N”一体化就业指导链条模型。

关键词:慢就业  慢就业心理  慢就业对策  就业指导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矛盾日趋加剧,“慢就业”现象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并特别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将达到1076万,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持续加重将给稳就业工作增加困难,长期积累将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同时,高校毕业生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慢就业”现象蔓延造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国家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形成不利影响,遏制缓解“慢就业”现象,减少“慢就业”人数的任务日趋紧迫。

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状

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大规模调查显示,“近4成毕业生表示,坚持优先选择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就业,如果岗位不满意可以多等一等”,“不就业拟升学比例达32.1%”。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2021届毕业生调查的数据显示,选择“慢就业”的人数比重达到33%,其中有91.4%选择继续深造后就业,有8.6%选择暂缓就业,即“休息”一段时期再就业。各类口径调查均显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在加剧,“慢就业”群体日渐庞大,其中90%以上最初愿望为继续考研或考进体制内。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慢就业”毕业生演变为“考试机器”年复一年执拗参考,乃至蜕变为“躺平族”“尼特族”“啃老族”,形成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研究表明,“慢就业”毕业生从影响效应角度可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前者是指毕业生有清晰目标,利用一段时间考研、考公务员或主动学习技能,以便找到更理想的职业,后者指没有清晰目标,消极等待式的不就业;无论是主动积极型还是被动消极型,“慢就业”现象大量出现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努力减少“慢就业”现象,尤其防止主动积极型“慢就业”转变为被动消极型“慢就业”,需要重点遏制减少被动消极型“慢就业”。

二、导致“慢就业”现象的原因

课题组聚焦“慢就业”心理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慢就业”现象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四类。一是认知类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不清晰,自我定位不准确,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不合理/不健康的求职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困扰毕业生做出就业选择的完美主义心理、就业期望过高,以及逃避竞争压力的畏难心理、拖延心理和不主动不积极的就业心态。三是适应性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毕业生难以适应由学生向职业者的转变,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适应问题,包括压力、焦虑、求职受挫及社交恐惧等。四是自尊与个性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毕业生表现出来的自我期望高但自信心又不足的矛盾心理以及较为强烈的追求个性动机。不同的毕业生个体,导致其“慢就业”的心理因素会有主次之分,但都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导致毕业生“慢就业”的各种心理因素是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下形成的,与毕业生的性格特征、个性养成、成长环境、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学校指导强弱、家庭经济条件、社会风气熏陶等众多影响因素关系密切,甚至是某些“慢就业”心理因素产生的根源。导致毕业生“慢就业”的心理因素是内因,决定着“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通过消除或改变“慢就业”心理产生的外部环境条件,阻断“慢就业”心理形成或影响“慢就业”心理变化,使毕业生改善认知类心理因素、改变不合理/不健康的求职心理因素、增强适应性心理因素、优化自尊与个性心理因素,可以防止“慢就业”心理蔓延发展,最终缓解减少“慢就业”现象。

三、推动构建改善“慢就业”现象的促进就业生态圈

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人类的行为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有关,是个体与各类环境系统互动的结果。“慢就业”心理受学校、家庭、企业、社会、政府等环境影响而形成,也可通过环境改变而改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校、家庭、企业、社会、政府等为成员组成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生态圈,各成员按照整体性、协同性、资源性原则一体化营造生态圈的强大正向动能,向学生提供促进就业的资源,协同改善“慢就业”现象。

(一)推动高校优化就业指导

高校作为育人主体,对学生就业心理的形成与改变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应推动高校加强和优化就业指导与就业心理干预。一是推动高校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学工思政深度融合,落实就业育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才观、发展观、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帮助学生清晰做好职业规划,指导毕业生全面认识自我,科学自我定位,建立积极的认知心理。二是推动高校优化求职指导,改善创新求职指导方式方法,提高求职指导精准度,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就业形势和人才成长规律,客观定位求职期望,破除完美主义心理,加强就业岗位推荐,提高毕业生求职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健康的求职心理。三是推动高校强化就业心理干预,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就业领域延展,引导学生释放求职压力,缓解就业焦虑,帮助学生提高适应性。四是推动高校加强家校互动,提高家长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增强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就业观。五是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监督考核,推动就业指导落地见效。

(二)推动家庭改善职业观念和子女养护观念

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的主要场域,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择业偏好和就业准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家长的职业价值观、子女养护观念和家庭经济条件直接影响着“慢就业”心理的形成与存续,家长向子女灌输“非体制内不进”择业观,提出“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要求,给予“不就业我们养你”的经济暗示,都对“慢就业”现象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首要必备条件是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推动家长改变观念是缓解“慢就业”现象的重要一环,可以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强化家校互动,宣传就业形势,明确学生实际,申明学校主张,引导家长调整观念。二是加强社区走访,发挥社区教化功能,对“慢就业”毕业生家长说服教育。三是通过党支部组织生活,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教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家长觉悟。四是加强就业服务,向“慢就业”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岗位推荐。

(三)推动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作为就业场域中的主要“甲方”,主导着人力资源市场的方向,对缓解“慢就业”现象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推动用人单位勇担社会责任,为减少“慢就业”现象出力。一是推动用人单位主动走进高校,协助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二是推动用人单位与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合作,提供见习实习岗位,开展技能培训。三是推动用人单位积极帮扶高校,向“慢就业”毕业生提供援助型岗位。四是提高用人单位吸纳应届毕业生的意愿,在税收、补贴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

(四)推动社会形成积极就业氛围

社会氛围作为个体生存的宏观环境,对个体各种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政府应推动社会舆论为减少“慢就业”现象发力。一是推动公共媒体关注“慢就业”现象,大力开展正面引导宣传和反面警示传播。二是管控媒体对就业困难的夸大宣传,降低媒体“哄抬”社会焦虑现象。三是发挥政治宣传优势,利用公共环境标语、壁画等形式倡导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

(五)强化政府的政策调控作为

政府作为公权利行使者和经济社会生活的调控管理者,握有丰富的政策工具,应通过政策制定积极作为,在就业生态系统中发挥好协调调控作用。一是加强对就业生态圈中其他要素的协调督导,强化对高校的领导、对用人单位的指导、对家庭的教化、对社会媒体的管控,推进就业生态圈共同进步,减弱“慢就业”心理生存空间。二是制定针对性的引导激励政策,比如针对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有实际工作经历者加分政策,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三是制订公共事业岗位招录倾斜政策,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帮扶支持。

生态圈各成员在政府主导协调下,将资源向高校毕业生聚集,同时各成员间相互促进,构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生态,遏制“慢就业”现象蔓延扩大,减少“慢就业”人数,为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主办课题《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心理研究及就业指导应用》咨政建议,课题负责人:唐军,系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课题主研人员:杨东、曹贵康、郭明生、田振敏、向本科、成果垒、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