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分析与就业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7-07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分析与就业趋势研究


摘 要:本课题基于政府对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制定的需要,同时为了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而展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通过汇总整理十三五期间全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以及市内外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渝就业人数、学历层次、就业流向等数据,结合社会需求状况,多层面、多维度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和市外来渝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政府十四五期间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和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情况 就业结构 政策制定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基于政府对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制定的需要,同时为了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而展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通过汇总整理“十三五”期间全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以及市内外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渝就业人数、学历层次、就业流向等数据,结合社会需求状况,多层面、多维度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和市外来渝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政府“十四五”期间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和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具体而言,一是有利于更好化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提升人岗供需匹配度,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供需对接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有利于搭建人才引育留用平台,通过政府制定完善政策,提升城市对高层次人才吸纳能力。三是有利于指导高校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重点产业行业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该研究填补了重庆市此项研究空白,同时为积极采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分析

本课题通过收集2016—2020年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从教育部获取市外高校回(来)渝就业数据进行就业结构性分析,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抽样调查,总结如下特点:

一是从毕业生总量来看,近五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规模每年保持在20万人以上,呈逐年增长趋势,总体增幅约3万人。各学历层次毕业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且以专科毕业生增长为主,总增量约2万人,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增加人数分别在3000-4000人左右。从学科大类的分布情况看,毕业研究生中,工学大类毕业人数最多,约2.6万人,其次是法学大类,毕业人数约1.1万人;本科毕业生工学、管理学和文学大类毕业人数位列前三,分别为15.9万、11.7万和8.1万人;专科毕业生财经商贸(财经)大类、土木建筑(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制造)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毕业人数位列前三,分别为9.5万、6.6万、5.3万和4.2万人。

二是从毕业生就业区域变动来看,我市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为西部地区,选择在川渝两地就业的毕业生占75%左右,其中以重庆为主,各年度比例在63%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以及我市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机会密切相关。从各层次毕业生留渝情况看,留渝毕业生以本专科为主,本科在55%左右,专科在80%左右。研究生以上留渝就业的比例不足40%,远低于本专科学生留渝就业的比例。“十三五”期间我市高校共培养研究生以上人才8.2万名,其中5万名流向了外省市就业,说明我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吸纳能力十分有限。从毕业生在市内的区域分布看,我市高校毕业生88.07%在主城都市区就业,8.69%在渝东北城镇群就业,3.25%在渝东南城镇群就业。94%以上博士、93%硕士留在大都市区就业,且主要分布在原核心都市区。到渝东北城镇群就业的研究生又主要是以万州区为主,到渝东北、渝东南城镇群就业学生主要是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有13个区县,5年来未吸引接纳到博士生。

三是从毕业生单位性质流向和就业行业看,我市高校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含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就业,各年度占比保持在70%左右。其中又以非国有企业就业为主,占比在60%左右,到非国有企业就业是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主要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建筑业、批发和零售、制造业,占比均在10%以上。同时租赁和商务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教育也比较集中,占比在7%左右。

四是从市外高校毕业生回(来)渝看,“十三五”期间,市外高校来(回)渝的高校毕业生总量在24.2万人左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重庆生源回渝人数在14.7万人左右,呈现为逐年递增;市外生源来渝就业的人数连续五年保持在1.8万人/年左右。从来(回)渝毕业生的层次看,重庆生源研究生和本科生回渝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市外生源来渝就业的研究生人数呈现逐年小幅增长,本专科生回渝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市外高校毕业生来(回)渝就业的人数,一定程度反映了重庆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但是存在对高层次人才吸纳不足的问题,毕业研究生五年来渝就业仅1万人左右,而我市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到外地就业的人数在5万左右,净流出4万人。说明我市在人才吸纳政策完善、事业发展平台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和后续保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看,用人单位对我市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就业服务满意度较高,近50%受访单位表示非常满意。但用人单位认为我市就业服务依然有提升空间,校企交流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提供的服务在方式和内容上都有待进一步拓展,对改进我市就业服务工作建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进一步加强校企沟通”(68.19%),“拓宽服务项目”(47.74%)及“增加招聘场次”(40.01%)。调查中绝大部分受访用人单位愿意继续招聘我市高校毕业生,需求最多的岗位是“技术支持类”(33.71%),其次是“销售岗”(24.80%),然后是研发岗(12.09%)。说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催生新的就业岗位,释放新的用人需求,同时也提示高校应主动对接我市经济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下功夫,为企业供给更多高质量人才。

六是从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来看,毕业生对我市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满意度都在70%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较高,对母校推荐度低于满意度,对专业的推荐度低于对母校的推荐度,研究生对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一群体的生涯规划与指导应予以特别关注。从就业的稳定性,专业相关度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等因素调查的结果看,研究生就业工作稳定性最高,半年后离职率仅9.4%,专业相关度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均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但就业机会充分度和对薪酬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专科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就业机会的充分度最高,但就业稳定性差,离职率高,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相对较低;本科学生则介于研究生和本科学生之间,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比较低,但由于该群体数量较大,就业期望值往往偏高,加上高校学科专业布局问题,成为我市就业难的主要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七是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供需情况来看(以大数据智能类产业为例),首先人才培养规模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十三五”期间我市高校培养大数据智能类专业的毕业生31.95万人,其中留在重庆的人数19.15万,从产业用人需求看五年累计需要34.41万人,需求远远大于留渝就业毕业生总数;研发类人才5年共计需求82100人,但我市5年留渝就业研究生为4293人,高层次人才远远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还存在差距。其次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类型结构上,据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大数据智能化”人才白皮书》显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类、软件类、自动化类、机械类和电子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数学、数理逻辑等新兴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较少。在层次结构上,目前我市大数据智能化人才供给主要以本科及以下为主,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层次人才供给分别占比0.73%、8.44%、35.86%和54.98%,高层次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再次毕业生留渝比例低。连续三年,大数据智能类学科专业毕业生总体留渝比例均在55%以下;其中研究生留渝比例均在30%以下,本科生留渝比例均在60%以下,本专科留渝比例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通过“十三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具有如下趋势: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毕业生就业渠道来看,除传统就业渠道以外,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2020年有9100余人,达到总量的4.5%。其中自由职业的比例由2016年1.67%上升到2020年的3.42%,总人数净增加4500余人。与此同时,大学生应征入伍由于国家政策激励支持,也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我市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应征人数逐年增加。除此之外,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多的学生将目光不仅局限于一线城市和大中城市,选择到三四线或县级以下城市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

二是选择升学和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受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等环境条件变化影响,毕业生求职过程的求稳心态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对其它单位的关注度下降。更多的学生选择专升本或考研继续升造。据统计,报名参加2022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数高达430万。我市本科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本科生总数的40%左右,个别学校的参考比例达到80%,而实际录取比例在12%左右。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国有企业招聘每年的计划相对恒定,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尽管竞争异常激烈,但是报名参考人数逐年增加。大量的毕业生倾力筹备各类考试而不愿找工作,一方面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周期延长,增加了就业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组织了较多用人单位到校招聘而毕业生不愿参与,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三是选择在川渝两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市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流向看,超过70%的毕业生选择在川渝两地就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就业区域以重庆为主,2020年留渝比例超过65%。从留渝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看,市内高校留渝本专科逐年上升,毕业研究生留渝比例较低,历年均不超过40%,且呈现净流出态势;从市外高校回渝毕业生的情况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川渝两地就业,一方面说明川渝两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在不断改善,城市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更多发展机会,产生了更大吸引力。另一方面,也看出90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在逐步转变,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在增加,外出拼搏闯荡的精神有所减弱。

四是毕业生就业从关注就业环境条件向关注个人成长发展,就业选择趋于理性。从“十三五”期间毕业生就业所关注要素来看,更多毕业生就业选择由以前的关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条件等,逐步转向关注发展空间,发展机会。据统计,市内高校留渝就业毕业生80%以上看重重庆未来的发展前景,50%左右看重重庆有更多发展机会,市外高校分别有63%和57%看重重庆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机会。说明毕业生就业观念在发生深刻变化,就业选择更加趋于理性。

五是用人单位招录毕业生的标准由专业素质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用人单位在招聘我市高校毕业生时由以前的关注学历和专业成绩,逐步向关注专业能力与技能、专业与岗位相关度、实习实践/相关工作经验、性格与心理素质等因素转变,尤其是招聘考核时更加关注团队协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企业到文化认同等要素,更倾向于采取职场游戏、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新的考核方式进行测评。这对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六是重点产业和行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毕业生到重点产业就业情况来看,大数据智能化,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我市高校的培养数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重庆市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2019—2022)》对未来三年重庆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全市制造业8个产业集群两类人才需求增量约为8.7万人。从人才类别看,研发人才需求增量1.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增量3.1万人,技能人才需求增量3.8万人。而目前留渝就业的毕业生中,除技能型人才基本满足需要外,研发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缺口率分别为50%和30%。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在渝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对高层次人才吸纳能力不足

“十三五”期间,留渝、来渝就业高校毕业生共95.4万人,其中重庆高校留渝就业71.28万人,市外高校回(来)渝就业24.15万人。在渝就业毕业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在渝就业高校毕业生比2016年增加2万余人。说明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但是,也同时存在高层次人才吸纳总量不足的问题,一是我市高校研究生以上留渝就业的比例不足40%,远低于本专科学生留渝就业的比例。二是从绝对人数看,“十三五”期间共我市高校共培养研究生以上人才8.2万名,其中5万名流向了外省市就业。而市外院校回渝就业的研究生以上毕业生仅1万人,净流出4万人。这一数据表明,我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吸纳能力十分有限,我市吸纳人才的政策、留住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以及环境条件和服务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

(二)毕业生就业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非公单位就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随着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系列政策实施,高校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新职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传统就业渠道的基础上,选择升学深造的毕业生逐年增多,选择参军入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其中2020年全市自由职业者比例增加到3.42%。但是到非公单位就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16—2020年,在我市非公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共有63.8万人,占在渝就业毕业生总数的64.93%。

(三)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持续存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基于经济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对人才需求具有即时性。而高校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相对需求而言具有滞后性。无法完全及时对接经济社会需求,因此客观上这种矛盾将持续存在。从近5年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格看,由于受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条件等限制,我市本科专业中文史、经济管类专业(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比重过大,毕业生比重占了55%,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较多。而从重庆现有产业结构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政府所主导和重点发展产业所对应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等应用型学科,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这种结构性失衡导致了非常明显的供需矛盾。这是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四)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导致行业需求发生深刻变化

近5年教育培训和房地产行业吸纳了近30%的毕业生,但受疫情和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对毕业生的接收能力大幅降低。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教培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呈现断崖式下滑,国内最大的教培机构新东方宣布破产,对师范类,语言类以及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影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整,地产行业的企业招聘需求明显减少,建筑、房地产等需求明显下降。还有出口外贸,金融,旅游、酒店等行业的需求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些行业需求的深刻变化,高校毕业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同时也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毕业研究生就业满意度低于本专科学生,提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有待加强

根据近几年毕业生离校前和离校半年后调查问卷反映,重庆高校毕业研究生总体满意度低于本专科学生。特别是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就业咨询满意度不高,这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就业工作抓得不紧是一致的。同时,毕业研究生对专业和院校推荐度不高,说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六)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学生稳定性差,提示我市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根据统计,5年以来共有16383家非国有企业聘用我市高校毕业生,企业接收毕业生超过50人的有56家,占比0.34%,其中超过100人的只有19家单位;接收30-50人之间的企业有42家,占比0.26%;接收人数在10-30人的,有255家,占比1.56%;接收人数3-10人的有888家,占比5.42%。有15142家企业仅接收1-2人,占比92.43%。2020年,我市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学生比例高达66%以上,据统计,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都在企业人数低于50人的中小微企业就业,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差,部分企业管理不够规范,与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相差较大,学生就业稳定性差。

五、对策建议

(一)做大做优非公经济,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围绕我市产业布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契机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优质上市公司等龙头企业落户重庆,推动产业结构向“两端”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高校毕业生薪酬待遇、岗位质量和职业发展前景提升。根据四川省崇州市的经验,该市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围绕捷普科技、京东方、富士康等行业龙头开展“1+100”产业链招商,引进的领益科技、日东电工等13个产业链配套企业,打造“开发、制造、应用”三位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捷普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其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年产值超400亿元,将提供就业岗位约10万个,有效的扩充了崇州乃至成都市就业市场容量,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是扶持非公企业发展。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培育骨干税源企业,构建从“种子企业”到“总部企业”良性发展梯队,压缩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通过工业创新、强化资本运营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非公企业吸纳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

三是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接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增量补助等财税政策,加快培育引进以高技术型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型企业,为科技型高端人才来渝就业提供广阔平台。浙江省杭州市自2010年起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雏鹰计划”),实施5年来,通过项目、产业、资本、孵化载体“四个结合”,形成了政策、人才、创业环境“三位一体”的科创企业良好发展态势,累积培育997家雏鹰企业,净利润11.72亿元,企业员工总数4.5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8万人,占比40%。引进国家“千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杭州市“521人才计划”等杰出人才44人。

四是着力推进新职业发展。聚焦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探索出台更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政策措施,提升新职业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搭建新职业就业岗位信息发布平台,挖掘新职业促就业潜力。根据福建省的经验,该省政府高度重视推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工作,主动对接新就业形态的发展需要,支持互联网+激活创新创业式就业,推进更高质量创业就业。2013年—2017年五年间,全省工商部门新登记企业主体由7.09万增加到21.52万户,其中淘宝、微商、分享经济等电子商务企业,创造了更为灵活的就业方式和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五年累计新增就业319.17万人。

五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支柱产业和民生领域准入门槛,优化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释放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做大市场主体。根据广州天河区的经验,该区政府开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政务服务提速、项目落地保障、企业服务提质、国际规则衔接、法治护航升级等五大工程,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推动“减流程、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2020年企业数量增长11.89万户,较上年同比增长35.7%。通过实施“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二)着力化解结构性矛盾,提升人岗供需匹配度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供需对接机制。健全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动机制,由行业产业主管部门对未来3—5年行业产业人才需求规模、层次和学科专业进行预判,建立高等院校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建设、招生计划分配、财政经费拨款的导向与调控作用,根据我市产业布局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

二是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高校根据重庆市产业结构与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大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发展的机制,积极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浙江省宁波市经验,该市作为首批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服务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方法、新路径,目前已形成四类校地共建办学模式:一是院园融合。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依托本校优势学科专业群,找准与产业合作的契合点,主动融入产业园、科技园;二是县校合作。鼓励和引导相关高校根据县(市)区的特色产业,与县(市)区政府共建产业学院,力争实现“创办一个学院,支撑一个产业”的目标;三是特色学院。鼓励和支持高校主动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对接行业需求,成立特色学院,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培养紧缺急需人才;四是校企共建。鼓励和引导企业,尤其是区域产业龙头企业更为深入地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搭好人才引育留用平台,提升高层次人才吸纳能力

一是完善本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争取国内外一流大学、国家级科研院所来渝办学,推动在渝高校与国内著名大学、科研院所、知名企业联合举办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学院或二级学院。结合“双一流”建设,优化学科设置,倾斜教师资源和招商计划,加快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和市级一流学科和国家级、市级一流专业点。完善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和“双基地”“双师型”“双证书”职教培养机制,鼓励大型企业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推动中职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对发展,加快“双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以研发人才、企业工程师等产业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壮大产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鼓励用人单位制定引才政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培育能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带动新兴学科的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及团队。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完善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和基准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建设海外引才联络站和技术合作平台,继续举办重庆国际人才洽谈会等活动,加快“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步伐。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打造优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对高层次人才虹吸力。依托重庆英才计划、“塔尖”“塔基”等人才政策和重庆英才大会、“百万英才兴重庆”等引才活动,加强川渝人才合作,引进培育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三是培养一批本土人才。加快实施“院士带培计划”“博士后倍增计划”“重庆留学人员创业创新计划”等项目,新创建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一批本土优秀人才。根据黑龙江省的经验,该省2019年实施《“头雁”行动》,通过打造人才特区和科技特区,由“头雁”牵头组织创新团队,依托创新平台,选择创新项目,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创新成果,服务创新发展。立足国字号平台、人才,先通过“固巢留凤”,留住黑龙江科技领军人才,稳住科教领域的“四梁八柱”,再通过“筑巢引凤”,给予平台、资金、政策支持,以头雁带雁阵,吸引更多科技人才。2019年,黑龙江省以‘头雁行动’留住科教领域‘四梁八柱’,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873人,新晋4位院士,在黑龙江工作的两院院士达42位。

(四)统筹布局,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实力。加强“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校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支持高校产业学院、未来学院等建设,重点支持4所新工科高校建成所属行业或中西部地区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实现“以本强本”;推进职业教育本科试点校和10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建设,打造一批“ 高水平职业院校”,加快我市八大产业集群所需人才培养。引导高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区位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积极争取教育部增加我市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结合存量调整,加快培养大数据智能化类高层次人才。根据广东省经验,2021年4月,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结合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大力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要求结合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等重大战略,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匹配、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增强学科专业快速响应区域重大需求能力;适度超前布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增强招生计划调控的精准度。

(五)协同发展,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充分发挥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联结点的优势,培育引进一批产学研高度协同、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高端研发机构,形成特色化、优质化、国际化的科研基地,增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积极参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进国家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培育建设工作,联合有关市级部门在土地供应、配套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发展空间预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深入推进“大创谷”梦花园建设,继续按照“一核六园、两区多点”发展格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三是健全学科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完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校企联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竞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依托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发展方面,成都天府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区把校院地协同创新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承载地,规划布局鹿溪智谷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基地等7大功能组团,系统落位各类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统筹促进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等中科系10个高水平创新平台整体搬迁天府新区,全面形成“中科系”高校院所连片发展态势。会同高校在新区登记设立事业单位,导入高校的先进管理体系和高层次研究团队,目前已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共建新型研究机构20个;吸引科研团队和优质校友企业,实现高校优势资源同新区发展需求协同耦合,目前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成立合资公司2个。鼓励吸引各类高校院所研究机构投资设立新公司;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目前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四川省建筑科学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11家研究机构已通过加挂分院(分所)牌子的方式,先后在新区投资新设公司;充分发挥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高校院所链接国家部委作用,成功引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交叉研究平台5个。

(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育,帮助毕业生合理确定职业定位和求职预期,引导毕业生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行业就业。

二是鼓励到“两群”地区就业,畅通就业绿色通道。加快“两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高校毕业生到“两群”地区就业创业的政策倾斜力度,拓展基层就业发展空间、畅通上升通道,激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和“两群”地区等急需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是加强就业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运行机制,运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完善权益保障、就业促进、创业引导、教育培训、激励扶持等的就业法律体系保障。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落实好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出入境、居留、户籍办理、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五是推进智慧就业。推动“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推进就业公共服务业务融合和流程再造,强化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打造全市统一、服务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健全完善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功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为及时、可靠、多源的岗位信息,促进供需更好匹配。

关于如何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福建省的经验值得借鉴:福建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联合设立一批功能各异、特色明显的“人才驿站”,将最新政策和工作部署以最快的速度“撒网式”通知到各位人才,人才诉求和服务内容以最快的速度“收网式”传达到各级驿站,并通过窗口和驿站的全方位互动形成联动机制。目前共带动全省建立318家“人才驿站”,各站点紧扣“团结引领的阵地、信息共享的平台、创新创业的基地、服务落实的窗口”主题,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为人才提供常态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服务,帮助人才尽快融入城市的工作、生活,取得明显成效。

(七)持续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

一是继续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扩大重点产业人才培养规模。增加重点产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加大对相关核心学科的支持力度,合理制定2022年重庆市新增学位授权点申报指南,引导高校新增重点产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新增智能制造、大数据智能化、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向教育部争取倾斜支持,进一步增加我市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办法,积极调整存量计划和新增招生计划向智能类学位授权点倾斜。

二是持续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引导新设重庆市重点产业空缺、紧缺专业,调整存量学科专业数量,推动相关专业转型。

三是丰富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持续开展高职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智能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工作。


(本文来自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主办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分析与就业趋势研究》咨政建议,课题负责人:唐雪平,系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课题主研人员:许杨、王文、罗劲松、王建东、刘露、黄新、吴静、徐颖、何大兵。)